〈幫我找一個解釋〉
文/kun
杜威曾說:「哲學是教育的普遍原理;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。」然而,在教育上絕對是實務先於理論。先有教與學的事實,才進而有歸納出的教育理論。因此,在不清楚學者探討、對話的脈絡下,任意套用某一理論都是不切實際的。
從小學教育跨足到成人教育、數位學習、教育訓練等領域,還談不上是無縫接軌,有些觀念直到現在還想不通,卻也還有點心得可以分享。
數位學習無法接觸到學生,媒介只有電腦,因此教學策略變得相當重要,且所使用的教學設計模式也由師院所學泰勒模式(目標、選擇、評鑑),轉換為ADDIE模式(分析、設計、發展、實施、評鑑),但大抵上是相近的,教學的基本模式仍然未變。
此外,成人學習者理解力佳,設計上須注意教材實用性,內容最好能直接運用於工作。由於是用運用電腦多媒體教學,教學設計上也要注意與學習者的互動性,避免成為單純的「電子書」,而失去教學意義。
這些皆與過去的經驗不同,同時也發覺在過去的國小教學經驗中,較少關注到教學策略的層面。相較之下,在實體教學上,會著重在班級經營、引起動機等教學技巧上。
然而,當離開電腦,走向台前,一位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角色呢?
「真正的老師,就是讓學生畢業後還想要學習。」、「教師角色,便是看出學生缺點,給予鷹架、改善的建議,使其知道不行中如何可行?」過去參加的研習中,一位校長如此提到。
對照時下提倡的「快樂學習」觀念,我以為這沒有不對。但我認為,教師不能只給學生他想要的東西,在求學階段(至少在國小),必須適時地拋難題給學生,讓學生漸進式地一階一階往上爬。
至於,給學生的台階高度要多高?則必須視學生資質而定。
換個比喻,好比日復一日滾著石頭上山的薛西弗斯,石頭是他必須負擔的重荷,如同他自身一樣大小的石頭,每每在他抵達山頂便蹦地一聲須臾滾落山頭。
也或許,每個人都像薛西弗斯,在漫長人生中總有必須面對的石頭。若是面對比自身大上好幾倍的石頭,又當如何?可能會無助地看著咻地滾落。我們雖然無法改變石頭已墜落之事實,可我們能改變對墜落這件事的看法。假若學生看著石頭滑落無能為力、自怨自艾,如何避免學生「習得無力感」(Learned Helplessness),我說這便是教師的工作。
但目前身為內容供應商,對我們而言什麼才是最重要的「價值」?在商業流程中,我們被迫在「教學效果」、「時程」以及「成本」中作妥協。這也沒有不對,畢竟開公司的目的本來就是賺錢。
只是,在制式化的流程中,我們似乎成了產線上的作業員。從素材、腳本,再到成品,我們循著一貫的步伐,成了卓別林《摩登時代》中被規訓的作業員,沒了靈魂,取而代之的是制式行動、齊一性的思維。
「你們很有經驗,但有時候會不會因為太有經驗,而落入制式化的窠臼?」一位委員在審查時如是說。
「制式」vs「創新」,在商業流程中,似乎是個兩難。
畢竟,這裡不比學校,做什麼都必須考慮到成本,不是單純把事情「完成」這麼簡單。而在過去,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,「教育」必須思考「成本」、必須考慮「效益」。而「訓練」則必須考慮!
英國教育哲學家R. S. Peters認為,教育應遵循「合價值性」(worthwhileness)、「合認知性」(cognitiveness)及「合自願性」(voluntariness)三項規準。至於如何取得當中的平衡?也還拿不個準。
但我相信「知識的分享,本身就是一種感動。」
教學有時候要從感動自己開始。
---
2008.6 ~ 2011.9
2011.9.4 彙整
[後記]
昨天,一篇一篇看了自己過去寫下的札記。
有些想法是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出現的!
思潮的形成,便是由一條一條的反覆思量的想法,集結而成。這篇短文,便是匯集過去散落各地的文字,編輯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