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03/06

偽.教育囈想

〈試對「藝術」連結「夢想」詞彙的再解構〉
文/kun

其實,看到有人將「藝術」+「夢想」連結,我就會想「解構」其背後的意圖。畢竟,這些想法是不是已經使得我們的思考僵化了?令我們不自主地陷入二元對立的價值論證。

例如,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以下對話:「學XX的沒前途,以後會沒飯吃。」而XX則可以自由帶入繪畫、音樂、寫作之類。

一般常見的電影劇情也早習以為常,好比說我們經常可以看見主角為了自己「興趣」(通常以搖滾最為常見),於是聚集一堆夥伴成立樂團,經過一連串「熱血」歷程後,我們往往在劇情結尾,得以看到他們在舞台上發光發熱。

然而,此類劇情中的代表傳統觀點的家長、學校教師們,經常被打入「黑五類」成為妨礙追求進步、保守一派的觀點。

然而,事情的背後真的是這樣的嗎?

忘了是哪位社會學家曾這樣說過:「當一個概念廣為人知以後,往往會失去原本所要表達的意含。」

---
2011.3.6 初稿
2011.3.6 二修

[後記]

「教育囈想」借用自一位友人blog的分類標題,為表敬意,特在前加上「偽」字,表示非原創。

延伸思考:
.Illich 反學校教育

順道提供一則例子,在正規教育中,此類名詞只會如此呈現:
.有關伊利奇(Illich)反學校化教育(deschooling)的敘述,何者為非?(A)基本假設認為學習是一種自我激勵的學習(B)四種教育網路有:器物、楷模、同儕與前輩(C)學校是提供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場所(D)認為學習是不分時間、空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