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09/16

如何進行促進高層次思考?

國語的教學應從理解、欣賞以至於到文化層次,若說閱讀與寫作是一體兩面,教學流程中的內容深究,要如何「問出好問題」,並帶出「高層次思考」呢?或許文中的作法可供參考。

孩子寫流水帳,都是大人教出來的!-溫美玉老師--溫氏效應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readyouandme/12728966

也或許,過去著重於記憶、背誦、解題的教學模式,導致部份人將習慣帶入職場上。

我不清楚「思考」這件事在每個人心中是如何定義?

但...我確定的是「沒有標準答案」這個概念很難被眾人所接受!受到這種思考模式影響,我們太習慣一定要找出固定解的作法。但找出「客戶需求」這件事根本沒有標準答案。

實作技術人員常希望需求不要頻繁變動(誰不希望呢?),但實際上來說需求必然就是會變動。溫伯格說:「他常指導技術人員要具備的心態就是預期所交付的需求都是錯的──但這樣也能開發下去」!

從模糊到精準,從每一次反饋中,迅速抓出客戶需求,逐步琢磨出精確的細節。然而,我們似乎缺乏這樣的認知與能力!?

---
2012.9.16

進階閱讀:
教育部增進學生閱讀素養電子教材
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下載點 (8.7MB)
http://web.phc.edu.tw/boardsign/files/reading_strategy_manual.pdf
閱讀理解文章與試題範例下載點 (65.6MB)
http://web.phc.edu.tw/boardsign/files/reading_example.pdf

2012/09/10

品質的環節

姚仁祿與蔣友柏對談「品質的環節」。姚仁祿從《金剛經》談「時機」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太深!蔣友柏從經營者角色談品質。這段話,我印象深刻:

"每次,聽到上市公司的「設計長/總監」公開的討論設計品質的定義時,都很想問:如果是你自己出錢開公司,承擔成敗,還會有時間慢慢磨嗎?

到目前,時間,是最不夠用的資產;
到目前,時間,是最難投資的工具。"

專案管理金三角說:時間、品質、成本。
時間永遠跑在前頭!

今天PM分享了一段審查會專家的話:「你們的成品做得太好,讓我忍不著吹毛求疵了一番,想讓她更完美!」

又讓我想到,當初課堂上眾人的激辯:「你覺得怎樣才是成功的專案?」

.客戶買單,但是自己做得不開心,因為我應該能做到更好的品質!

.我做得很開心,我認為自己的品質很棒,但是客戶不買單、客戶不喜歡我的東西、客戶很愛改我的東西!

.客戶與我追求品質近乎苛求,我們合作的很開心,但是專案歷時過久,超出原先時程及投入過多金錢!

您覺得呢?

「但願年少有知,但願老者能為」 (If the young only knew, if the old only could) -- 法國諺語(摘自詹宏志去《人生一瞬》)

我們都太年輕了,我說。

---
2012.9.10

延伸閱讀:
蘋果與蛇-品質的環節
http://www.apple-snake.com/index120827.asp

2012/09/02

文化(culture)在促進學習的差異與意涵

想法稍蹤即逝,略記文化(culture)在促進學習的差異與意涵。
我個人認為文化(culture)在影響教學設計上,可分為下列2個部份:

1、語言的使用與概念傳達上的偏差。
語言作為溝通傳達的媒介,在轉譯間會造成意義上的失真。即使是號稱同文同種的兩岸三地,繁轉簡也非單純的文字轉換,諸如:語意、語法、語用上均有差異,不可混論之。

2、觀看與影像之造成之歧義。
這個部份,要探討可以扯得很大,舉一個最近碰到的例子。性平會是最近交手的新單位,單以「性別刻板印象」來說,必須要以「中性圖像」作為設計,常用的性別符號、藍色紅色等富有暗示、意旨的色彩…等在使用上都需避免,甚至不能使用。

因此,在去除熟悉化的脈絡下,現有的舉例、舉例方式,都需再作轉化,不能以「想當然爾」套用習慣作法,是個挑戰!

---
2012.9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