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04/16

重新「認識」如何學習?

玩了兩天的app inventor 2,學習陌生的東西,讓自己歸零,重新「認識」學習。

教學理論告訴我們綜合、分析再綜合,「認識」一個新概念是先全體再部分,因此有了系統化教學設計ADDIE,不過...我自己的學習經驗告訴我,「循序漸進」可能會是一場災難!?

課程怎麼教?教學設計流程是這樣的:展示最終教學成果,鼓勵學習者要有信心達成。接著揭露教學目標,ㄧㄧ拆解學習步驟,示範再練習,最終測驗展示成果。

所以,效果呢?課程結束後,還會記得多少?會還想繼續學嗎?

我的經驗告訴我「認識」這件事的流程是這樣的:對一件事感興趣,開始觀察,試著拆解、模仿、把事情弄得一團糟,被家長、老師罵、被組員翻白眼,然後...好像發現什麼了!從一團亂的過程中,找到與其他知識的連結,於是再拆解、重組、模仿,直到能再現成果。

得到了小小增強後,再逐步改變、操弄步驟,看看哪邊造成不一樣?為什麼會這麼?至於原理,可能在好久之後的課堂上才突然產生連結,弄懂是怎麼一回事。

至於,學習程式,或許很違反教學理論與直覺,但我覺得是類似的,先拼湊出成果,管你程式碼怎麼來的,抄來的、複製貼上來的...先會動、跑的出結果,再來調整結構與細節。

名詞解釋與原理都是很之後的事了,畢竟最初讓我們感興趣的、能達到高峰經驗的,只是那個小小卻值得雀躍很久的成果,以及靈光一閃的頓悟時刻。
---
2016.4.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