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04/29

教學設計師應強化的知識

懂了這些心底就有底,記那些沒人教過你的事!
底下依認知、情意、技能,分述教學設計師應強化的知識、態度以及技能。

2012/04/08

一日戲組體驗

之一 戲暇之餘

1.「加我FB、what`s App」成為現代打招呼代名詞。拍戲空檔,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滑呀滑呀。
2.拍片中聽說書人,講述著不知真假玫瑰石、世博館關公的故事。
3.具備幽默感的態度,是工作中良伴。
4.聽著演員交換經驗,原來台灣目前正在運作的戲組真的不少!
但對於這些非一線演員我真的沒有印象...聽說還有幾位還是廣告紅星,失敬失敬其實我不常看電視...

之二 製片之後

1.業界真的很小,名聲臭了。太超過往後真的找不到人接你案子...「我其實本來不想接的,你也知道他們那種要求!你們還一直要求殺價!」、「你們的案子,真的不好做!」...
2.其實都是一點小錢啦,餓肚子沒法打仗!這是一種「起蒙子」問題,拍片中大家有很緊繃,這時若沒放飯/晚放飯,大家心情都會不好!
3.「會不會改天你也說不做了?」結束後,閒聊聊到前同事。感嘆,換人如流水,也才發現做事態度、口碑會留下,其餘誰會記得你做過哪些事?

之三 編劇邊記

1.筆下輕易兩個鏡頭,化做實景各要30分鐘工作時數。
2.「做戲空、看戲憨」,吃這行飯的真的要靠熱情,認真比不上迷戀。
3.台詞寫好了是一回事,化作演員口語加上情緒演出又是另一回事。此曰:再創作!

---
2012.4.8

從A到AAA課程後記

之一 流程的建立

方式有二:一是先知卓越者的高見。二是後天努力者憑長期血汗經驗所建立。雖還不至於放諸四海皆準,卻也可減少大力摸索之時間。

之二 有效的支持方式,談素材的分類。

過程中,教學設計界的資深前輩老薑提出一點新的分類方式頗有意思,故特別紀錄之。

一般我們定義的「素材」,都以為是內容專家的提供的課程素材。但此處除了「內容素材」外,又添增了一項分類「設計素材」,包括但不限於:腳本版面編排方式、互動設計手法、教學策略方法...。

據此,可將教學設計者的應具備之技能,再拆開成兩層面。個人的理解力、對素材的掌握程度,視個人的先天條件、後天學習會有所差異。然「設計素材」這項分類,對於新手ID的養成訓練、製作上的觀摩學習,或可另開一局。

其實,各專案早有了類似方式,只是有些零散,例如:教學策略大補帖、大綱範本、能力提昇區、腳本範本、各類成品範本。這些是10年來近萬小時的課程製作下,累積的珍貴參考資源。

如何整合?或可再思考之。

之三 手、腦不協調,談修改之隱憂,及後續可能的影響。

身為設計者的頭腦,與負責製作的手腳,長期缺乏溝通聯繫,或已全然將思考/製作的任務,交給另一方,長期而言是不利發展的。或者現代社會認為這是專業分工,但少了期間「溝通」的環節,這只是發包代工,而非團隊合作。

「沒有標準答案、既定的規則」的這種思考方式,對習慣僵化式考試教育的我們,很難習以為常。當實作者已將修改視為既定方式,而不去考量背後可能隱藏的需求/考量,手腦不協調的脫鉤行為將一直存在。

能接受他人的修改建議,並不起任何情緒,且能客觀理性分析。花了兩年多,我還是沒法完全做到這點...。

---
2012.4.28補記

進階探討:
張基成。一個運用EPSS環境進行與學習ISD的專案本位學習系統。http://acbe.tku.edu.tw/iccai8/107/107.htm

「所有的創新都是為了解決使用者在特定環境中所遭受到的不便。使用者越不便、痛苦越大,創新的機會越高。或者,我們可以說使用者的痛點其實就是創新的來源。」-蕭瑞麟,《讓脈絡思考創新》。

書中他以痛點(使用者)、作為(組織)、制約(機構)三個主題瞭解脈絡。而目前所見、所感之痛點,及有可能是增進效率的切入點。